七绝为诗体最尊丨陈永正:历代七绝精华序
原创 2015-10-04 陈永正 搜韵
2014年6月1日,于陈永正家中,陈逸航摄
作者简介 陈永正(1941.12— ),字止水,号沚斋。广东茂名人。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,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。现为中华诗教学会会长。少从朱庸斋先生学词,著有《王国维诗词笺注》、《山谷诗注续补》、《沚斋丛稿》等。
编者按语 陈老师这篇序文,拈出“精简神妙”四字,对七绝的创作和鉴赏,都有足够的启发。张桂光先生在《沚斋丛稿序》中说:“作为一位学者、诗人、书法家的陈永正,也许可以说是最后一代的传统文人了。”这既是对陈老师的赞誉,也是对时流的叹惋。陈老师文中所说“不可自恃小慧,率意而为”,固然是在劝诫诗人,也不妨说是对“时流”的一种反省,值得读者细细体会。
传统诗歌诸体之中,余意以七言绝句为最尊。
七言绝句,源于梁、陈短古,初唐标格,犹尚半律,至太白、龙标,始以斯体擅场,剩馥馀芬,沾溉百代。自宋及清,群英竞秀,日新又新,于今尤盛。
七绝易学难精,古贤是叹。司空表圣云:“绝句之作,本于诣极。”非有别才者不能为之。试观历代诗家别集,或有长篇古风,阳开阴阖,气势恢宏者;或有五七言律,掞藻摛辞,工致妥帖者,皆不失为合作。然求其二十八字绝佳者,每不可得,何也?盖古诗可以学问阅历养之,律诗可以工力词采足之,而七绝则纯乎天籁,不容假借也。每有民间妇人小子,信口而歌,七言四句,自然成韵,而魁士鸿儒竟不能道其片言只字者。噫,七言绝句,殆真是诗人独擅之体,乌得不谓之最尊者乎!
七绝之要旨,不外精简神妙四字。精则神存,简则妙见。真气贯注以入神,用意含蓄以入妙,言微旨远,语浅情深,方臻绝诣之境。如“日照香炉”、“奉帚平明”之篇,初诵时无异常语,久而益觉其味永意新,屈翁山谓“诗以神行,使人得其意于言之外”者,斯为得矣。后世作者,每刻意以求工,起承转合,句斟字酌,殊不知愈求工则愈板,愈刻意则愈俗,去天然神妙之道,迥乎远矣。
虽然,七绝作者亦不可自恃小慧,率意而为。忆余年十四五初学为诗,取其便易,从七绝入手,有“落花如海我如舟”一篇,自以为得意,书而张诸素壁。余父明德公见而哂曰:“嘻,成何语也!浅滑如是,慎不可为。”四十年中,得七绝三四百篇,稍当意者亦仅三五首而已。时流每误以七绝易作,摇笔即成,浮词满纸,几忘却其为尽善尽美之体矣。精益求精,是有望于后来作者。
杭州毛君谷风,渊雅之士也。辑有《历代七绝精华》十卷,属序于余。余不能工七绝,爰书此以明其体之尊,并志余愧也。庚辰夏至日于中山大学沚斋。
【注】余少时《落花》诗云:落花如海我如舟,只道随风即自由。不许春心更飘荡,春风一一捡春愁。
◎延伸阅读:唐代最受热评的十首绝句
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原创 2015-10-04 陈永正 搜韵
2014年6月1日,于陈永正家中,陈逸航摄
作者简介 陈永正(1941.12— ),字止水,号沚斋。广东茂名人。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,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。现为中华诗教学会会长。少从朱庸斋先生学词,著有《王国维诗词笺注》、《山谷诗注续补》、《沚斋丛稿》等。
编者按语 陈老师这篇序文,拈出“精简神妙”四字,对七绝的创作和鉴赏,都有足够的启发。张桂光先生在《沚斋丛稿序》中说:“作为一位学者、诗人、书法家的陈永正,也许可以说是最后一代的传统文人了。”这既是对陈老师的赞誉,也是对时流的叹惋。陈老师文中所说“不可自恃小慧,率意而为”,固然是在劝诫诗人,也不妨说是对“时流”的一种反省,值得读者细细体会。
传统诗歌诸体之中,余意以七言绝句为最尊。
七言绝句,源于梁、陈短古,初唐标格,犹尚半律,至太白、龙标,始以斯体擅场,剩馥馀芬,沾溉百代。自宋及清,群英竞秀,日新又新,于今尤盛。
七绝易学难精,古贤是叹。司空表圣云:“绝句之作,本于诣极。”非有别才者不能为之。试观历代诗家别集,或有长篇古风,阳开阴阖,气势恢宏者;或有五七言律,掞藻摛辞,工致妥帖者,皆不失为合作。然求其二十八字绝佳者,每不可得,何也?盖古诗可以学问阅历养之,律诗可以工力词采足之,而七绝则纯乎天籁,不容假借也。每有民间妇人小子,信口而歌,七言四句,自然成韵,而魁士鸿儒竟不能道其片言只字者。噫,七言绝句,殆真是诗人独擅之体,乌得不谓之最尊者乎!
七绝之要旨,不外精简神妙四字。精则神存,简则妙见。真气贯注以入神,用意含蓄以入妙,言微旨远,语浅情深,方臻绝诣之境。如“日照香炉”、“奉帚平明”之篇,初诵时无异常语,久而益觉其味永意新,屈翁山谓“诗以神行,使人得其意于言之外”者,斯为得矣。后世作者,每刻意以求工,起承转合,句斟字酌,殊不知愈求工则愈板,愈刻意则愈俗,去天然神妙之道,迥乎远矣。
虽然,七绝作者亦不可自恃小慧,率意而为。忆余年十四五初学为诗,取其便易,从七绝入手,有“落花如海我如舟”一篇,自以为得意,书而张诸素壁。余父明德公见而哂曰:“嘻,成何语也!浅滑如是,慎不可为。”四十年中,得七绝三四百篇,稍当意者亦仅三五首而已。时流每误以七绝易作,摇笔即成,浮词满纸,几忘却其为尽善尽美之体矣。精益求精,是有望于后来作者。
杭州毛君谷风,渊雅之士也。辑有《历代七绝精华》十卷,属序于余。余不能工七绝,爰书此以明其体之尊,并志余愧也。庚辰夏至日于中山大学沚斋。
【注】余少时《落花》诗云:落花如海我如舟,只道随风即自由。不许春心更飘荡,春风一一捡春愁。
◎延伸阅读:唐代最受热评的十首绝句

